同样,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奥萨马(Oussama)在邻国黎巴嫩生活了10年,他的故事揭示了因战争而背井离乡的人们如何经常陷入繁文缛节、政府政策和不断变化的规则所造成的空白之中。在接受了一份工作来养家糊口后,他失去了难民身份,但当这份资助耗尽后,他被困住了,无法回到叙利亚的家,只能在黎巴嫩的阴影下生活。
很明显,早就应该重启现有的协议来帮助像马哈茂德和乌萨马这样的人。帮助难民获得工作和教育的更好途径不仅有利于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也有利于东道国,这些国家希望避免出现大量无根的难民人口,他们要么生活贫困,要么被黑市劳动力剥削。
这意味着要超越对临时状态的限制,提出更灵活、更易于管理的解决方案。联合国难民机构倡导所谓的“互补途径”。这些计划使难民和寻求庇护者能够在原籍国或庇护国以外获得工作、教育和其他机会。
联合国难民署表示,这可以鼓励自力更生,减轻东道国的财政和社会压力,并可以支持第三国解决劳动力或技能短缺问题。使难民能够自力更生也可以通过显示他们可以作出的积极贡献在东道国建立公众支持。
没有简单的答案,当然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补救办法,但监管庇护和重新安置申请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思维。需要一种人道和实际的方法。文件关系到生计和安全感;获得教育、医疗和工作至关重要。这并不是要贬低已经取得的进展;例如,土耳其在过去十年里做了很多工作,收容了300多万叙利亚人,此外还有那些从伊拉克和索马里等冲突频发的国家寻求安全的人。但是,中东地区的东道国,如黎巴嫩,感受到的压力可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当它们自己也有无数问题的时候。
这并不是呼吁东道国向数百万寻求庇护者集体授予公民身份或永久居留权——各国有权决定自己的人口平衡和稳定。但是,如果最近几周与《国家报》分享故事的人的经历可以作为参考的话,那么结束难民的法律困境,让他们开始重建生活的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
本文来自作者[寄琴]投稿,不代表雨奇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cxmk.com/jyfx/202508-35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雨奇号的签约作者“寄琴”!
希望本篇文章《难民的艰难旅程:从逃离危险到面对不确定的未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雨奇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对于全球数千万寻求庇护者而言,前往安全国家的艰难旅程往往只是另一场斗争的开始,繁琐的官僚程序和不断变化的法律地位使他们的未来变得渺茫。 在最近的一档三部分系列节目《国家穿...